这不是一篇攻略,很琐碎,不完整,无关景点,大可当作一篇颇为私人的见闻来读吧。
我在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8日,美西时间12月27日到达旧金山,这是我在美国的第一站。我大概从小学时候就开始梦想去美国,目的不明确,证据则为小学同学录底页上满页写着的“我要去美国”。后来发现,我身边还藏有不少抱有所谓“美国梦”的人。说是美国梦,其实是不准确的。大多数人,只是在当今文化输入的后果下,对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,抱有一种难免的好奇,无关对错,我总认为多走走总是好的。
机场到联合广场附近并不算远,出地铁站的时候,天色还没有黑,因此那是我第一次在没有地铁的有色玻璃遮挡下见到美国的天空。
“啊,好蓝啊!”我不禁感叹到。
我总是喜欢观察这些自然的环境条件,天空是怎样的颜色,种了些什么样的树,空气里有没有特别的味道等等,这些仿佛自然而然成了我每次来到一个新的城市首先观察的要素。地铁站的台阶上站满了圆滚滚的鸽子,即使你走过它们,它们也只是笨拙地挪挪脚为你开路,但很少会被惊吓得飞走。我猜大概这些鸽子已经是城市的常客,习惯了人来人往吧。

旧金山的风格是明确的。它不是我最初设想的西海岸风格,但比那更明亮,更鲜艳,也更活泼。这里处处都透露着复古的气息,即使走到现代化的街区,也有红砖地面的人行道将你拉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。但这并不失调,反而给予黑色或者玻璃外墙一种全新的摩登感。如果你走到旧金山最北部,便感觉自己置身于许多电影一帧一帧的动画里。暖黄色,天蓝色,灰绿色,木棕色的公寓整齐的排列在四四方方的街道两旁,居民们总是很爱花心思给自己的屋子装饰些什么,于是你总是可以看到桃红色的鲜花爬满了天蓝色的公寓,或是别致的圣诞花环挂在木门上。每一栋公寓或是小屋,都有着自己的可爱之处与艺术感,若是让你选择一处,恐怕真得花上一些时间来思考。
铛铛车是旧金山的一大特色交通工具。它拥有最复古的形状和颜色,即使北京的铛铛车已经停运,旧金山仍保留着这个历史气息浓厚的交通工具。它速度不快,沿着路上铺设的轨道慢悠悠地行驶,与其说是用来通行,不如把它当作一种游览方式更为奇妙。车外两侧有一级浅浅的台阶,垂直地配备有栏杆。这样一来,人们在车辆行驶过程中,也能站在这车外的台阶上,一手扶着栏杆,一手向沿途的陌生人们热情而友好的挥手致意。

旧金山的街道十分陡峭,就连生活在渝都的我都被这里的街道坡度所惊叹。在街道底部时,总会给人一种通往天空般的错觉。伦巴底街是人们最爱去的景点之一。其坡顶与坡底直线距离并不长,但却承载了八个弯道,成“Z”字形分布。弯道以艳绿色的灌木丛加以分割,再以各种色调的红色鲜花为点缀,两旁则仍然是独具特色的色彩亮丽的小房子。居民们或是在门口养几株树,亦或是种些可爱的小花,好像是无意间要与这伦巴底街相衬,为它更增添些人文的活力。
站在伦巴底街的顶端的时候,你可以望到那山脚,那是旧金山城市的一个缩影。没有高楼的遮挡,浅色调的海边公寓簇在一起,在几乎没有白云遮拦的蔚蓝天空下,吟唱着一首复古的,欢快的西海岸之歌。那时,你的心情则变得无比明朗。